山西: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企业资讯
2024-12-17 23:59:59
阅读量 ()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在山西,这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据2023年度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显示,山西被评为优化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的5个省份之一……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在山西,这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据2023年度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显示,山西被评为优化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的5个省份之一……
12月16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一场新闻发布会,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和林在介绍有关情况时表示,近年来,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创优营商环境,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
持续优化改善营商环境
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李和林表示,近年来,我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始终坚持对标一流、改革创新,积极开展全省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推动30项重点任务、119条改革举措取得明显成效,营商环境改革迭代升级。 为持续优化改善营商环境,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积极统筹协调推动各级各部门合力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建立“啄木鸟”工作机制;打造全省统一的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发布惠企政策1.5万余条、兑现资金2.19亿元,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此外,专项治理“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自查问题达1125个,政府守信践诺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积极树立“全周期、全方位、全身心”服务理念。该局持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助推实践和探索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大力推动的“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投资项目开工、新生儿出生等22件企业和群众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基本实现“一次办理、高效办成”。实施“综合窗口”改革,“一窗通办”渐成常态。推进“一业一证”改革,28个行业实现“一表申请、一证准营”。优化“12345”政务热线,形成“接、答、派、办、评”全链条工作体系,总体满意率达93.6%,成为群众日益信赖的政务服务“总客服”。 围绕推进政府履职数字化转型,2023年,推动实施山西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2023—2025年),加快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政府运行新形态。目前,省级政务云已对接打通财政、教育、不动产、交通、能源等5个行业云和11个市级政务云,形成全省“1+N”的云基础架构。 为了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我省建成全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人口、法人、公共信用等基础资源库,政务数据资产实现“一本账”管理。在能源监管、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了114个具有标志性、牵引性的信息化项目,推动业务协同、数据互通、系统整合,实现了一个行业“一个系统管全省、一套数据观全省”。 按照“一个平台管交易、平台之外无交易”的原则,我省建立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等11个适合市场化配置的公共资源纳入平台体系。在全国率先构建“全省域一体化”“1+12+N”平台架构,建设服务、交易、监管三大系统,形成了“一张网”运行模式。大力推广电子保函应用,累计为企业减少资金占用89.5亿元。 近年来,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坚持以“互联网+监管”为基础,综合监管和智慧监管“双轮驱动”,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开展“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指导部分市县在餐饮、商超等领域试行“一业一册一单一查一评”综合监管新模式,探索在自建房安全、公路货运、网约车等领域试点改革。创新在线监管方式,丰富“互联网+监管”系统场景应用,接入市级政务服务等视频资源5000多路,非现场监管应用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依托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综合监管功能,汇聚全省监管业务数据累计4146万条,加强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信息以及省级地方征信等平台数据共享。强化审管联动,推动市县两级750.57万条审批信息向事中事后监管部门实时、精准推送;积极对接非现场监管系统及视频资源,应用范围已覆盖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药品监管、文化监管等领域,创新远程监管、实时监管等手段,持续提升智慧监管能力。 下一步,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将继续以“互联网+监管”系统为载体,通过数字赋能、智慧监管、数据共享等手段,统筹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综合监管一件事”,优化监管流程,创新监管方式,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切实提升监管效能。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着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服务改革提档升级的最新决策部署。记者从16日上午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牵头会同省直相关部门聚力攻坚,通过业务融合、系统对接、信息共享、流程再造、机制重塑等,将企业群众需要办理的多项关联审批服务事项打包集成,大力推动审批服务由“多方申请、多套材料、多次提交、多头跑动”向“一次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最多跑一次”转变,着力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和林表示,我省强化顶层设计,印发“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意见,明确推行27件“一件事”,会同省直相关部门逐件制定各项“一件事”具体实施方案。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积极协调,加快推进各项“一件事”事项梳理、指南编制、电子证照制发应用、系统对接、模块开发、功能调试、上线运行,着力推动实现全省同“一件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高质效办成。 该局重构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通37个审批业务系统,推进60类电子证照标准化治理和应用,申请共享国家部委数据资源106项,同步推进省直部门共享35项数据资源,让数据多跑路、材料少提交、最多跑一次。充分发挥市县两级“一枚印章管审批”全覆盖、分领域综合窗口全覆盖体制优势,实现线上线下同标办理。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清廉交易60条”筑起风险防控体系 近年来,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把“清廉交易”作为全部工作的逻辑出发点,全面深化改革,推出“清廉交易60条”,把廉政举措融入事业发展全过程,构建起集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于一体的“清廉交易”风险防控体系,着力营造阳光透明、清廉高效的山西交易市场环境。 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党组成员、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张润泽表示,近年来,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严密内控,最大限度压缩和规范自由裁量权。针对采购文件编制环节,成立项目评审委员会,由单人审核变集体会审,使文件编制更加客观公正;针对开评标环节,建立了全国首个“项目评审主持人库”,培训后,中心全员入库,开标前半小时随机抽取,有效屏蔽了“熟人圈”;针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动态排查廉政风险点,调整权责清单,完善防控措施,确保廉政布控全覆盖。精准管控,实现交易全程可控。推行交易活动全程不见面,将工位制分散评标、场外主持、远程异地评标模块化组合,使进场人员实现空间上的有效隔离,确保专家能够独立、公正地履行评审职责;提升场所智能化管理水平,搭建了智慧门禁系统、人员轨迹定位系统、数字见证系统,所有进场交易均实现全程可视、步步留痕、实时管控,使交易全过程置于社会的监督视线之下。 组建全省交易中心“清廉交易共建体”,努力推动行业治理。今年以来,共制定省级地方标准4项,省级管理规范17项、服务规范9项、技术规范14项,推动区域内标准统一,实现交易活动零歧视、无障碍。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构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与问题整治并举工作机制 在12月16日的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连建林表示,作为牵头推动营商环境改革的部门,近年来,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始终坚持一手抓深化改革,一手抓问题治理,以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突破,构建了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与问题整治并举的工作机制。 连建林表示,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以创新攻坚为主线,持续推进改革攻坚,全面推进119项改革事项、443条重要举措;连续开展经营主体建设年、提升年、深化年行动,有力落实664条政策举措,43项首创性、领先性、唯一性改革典型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出台优化市场准入激活民间投资30条措施,扎实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高效办成一件事”“一业一证”等改革,推动高效便捷的市场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 聚焦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发现问题整改,2023年,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督促11个市、39家省直单位及综改区整改问题1543个,干部思想作风明显转变,政策落实穿透力显著增强。今年,针对新发现的626个问题,该局狠抓症结,全力整改,进一步夯实营商环境改革基石。面对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问题,建立“三查三看”机制,强力推动问题纠治。截至12月15日,全省自查问题1276个,累计解决问题1125个,化解率达88.17%,切实让投资者、创业者来得顺心、干得安心、增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