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路恒工程设计公司参编的《隧道发光引导标识》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发布公告,由南通天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科路恒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编制的团体标准《隧道发光引导标识》(T/TMAC 178—2025)正式发布,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

       近日,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发布公告,由南通天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科路恒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编制的团体标准《隧道发光引导标识》(T/TMAC 178—2025)正式发布,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由南通天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南通大学、西藏自治区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南京蓝泰交通设施有限责任公司、中科路恒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蓝泰交通设施有限公司、北京安科之星安全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国科华创认证有限责任公司、智研高科(北京)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等10家企事业单位共同起草,适用于公路隧道用发光引导标识。

       随着我国交通网络不断完善,隧道已成为高速公路、国道及市政道路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车辆进出隧道时产生的“黑洞现象”与“白洞现象”始终是行车安全的重大隐患——驾驶人眼睛在明暗环境转换时需要短暂适应过程,这短暂的几秒却可能引发严重事故。传统解决方案如轮廓灯、反光突起路标等存在抗撞性差、发光面积受限、维护成本高等痛点。而随着LED技术的发展,发光标线等新型引导标识逐渐应用,却因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安装方式混乱。该标准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旨在通过规范化的技术指引,提升隧道全天候通行安全,响应国务院《“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相关要求,增强关键路段全天候运行监测与主动预警能力。

  

(来源:蓝泰智慧发光斑马线)

       作为隧道交通安全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该标准系统规定了隧道发光引导标识的分类和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重点提出发光体抗压荷载≥500kN、防护等级IP67、单粒LED光强≥6cd等关键性能指标,确保设备在隧道高粉尘潮湿环境中的稳定性。同时要求标识系统支持亮度与发光模式的集中智能控制,并鼓励将采用市电或太阳能供电,及不间断供电的低碳方案。

       该标准实施后,可率先在公路隧道场景推广应用,逐步延伸至城市地下通道、急弯匝道等高风险路段。目前,中科路恒公司战略合作单位南京蓝泰交通设施有限责任公司首创的隧道入口处的地面箭头、纵向减速标线和积水警戒线发光设备等已在江苏等省份推广应用。

       未来,中科路恒工程设计公司将持续深化公路桥隧领域的技术创新,通过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以高标准工程实践助力智慧公路建设与绿色低碳发展,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安全升级提供更多世界领先的高薪技术发展途径贡献力量。

晋ICP备17002880号-1 晋公网安备 14019202000176号